20081225
佛教黃允畋中學南海教育交流
羅村第一中學
交流的第一天,本校到了佛山南海市羅村第一中學進行探訪交流。除了參觀其校舍外,更能參觀該校的資訊科技的配套設施,以便兩校日後更緊密進行遠程教學。透過不同的接觸機會及了解,本校各人亦可以有一定程度了解當地的教育制度及學生表現。
羅村一中於二零零八年的新學期中,在朱杏蓮校長與各部門的領導下,為著使教學方面更趨完善,於課程上進行一連串的革新。校方不單在研究教材方面,明確確定中考新方向、老師抓緊當中的重點、難點與考點教授,使學生能在公開試中發揮最佳的表現。
此外,老師課前以共同備課的形式參與商議研討及製作以單元為中心的講學稿(即課前練習),以學生的表現及學生成效為依歸,明確展現各單元學習的難點,讓學生在課堂前先預備,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而老師在課堂時集中以重點式向學生講解課文重點、難點,從中希望透過加強老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解題技巧、知識歸納能力的訓練,使學生易於吸收,提高課堂效率。同時,羅村一中的老師更利用課堂複習教學計劃,以引導學生於課後思考,鞏固其掌握難點的能力。
為了達到高效能的教學素質,避免級與級之間出現課程不協調的情況,羅村一中加強抓好分層教學,各科任老師於課後進行集體反思、檢討課堂的成效,進行講課和測驗,目的是為了堅持該校的「保優生、抓中層、促差生」原則,使教與學也達到相得益彰的果效。
一套完善的教學,不單只著重學生的成績表現,其品德操培養無疑亦都是不能忽視。為著學生能夠培養良好的品德及學習習慣,羅村一中的老師除了在校內抓好臨界生的輔導工作,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其心理素質的訓練,讓校無論級長與班主任都會不定期進行分層會議,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媒體對學生進行理想的前途教育、學習方法的教育等心理輔導,使他們有一份奮鬥之心去面對學習上的挑戰。
本校在是次交流中,除了參觀其校舍的設施、教學配套外,為了提高教學交流之質素,本校老師有幸與該校進行了一次以中、英、數三科的示範教學。在參與羅村一中的中文科及數學科之教學示範後,對於我校的老師於教學上無疑有深層的啓發。而本校的英文科老師亦有幸與當地學生進行了一次英文說話訓練的示範教學。老師的積極投入,學生踴躍回應,使課堂氣氛熱鬧,教學相長,對於生而言,無疑是上了寶貴的一課。透過是次互動的觀摩、交流分享,老師的教學思維又得到新思維、新啟發和新衝擊,對於日後在課堂教學上,學生肯定是最大的裨益者。
丹灶中學
翌日,我校教師受到丹灶中學領導的熱情邀請,進行研討交流。丹灶中學除了重視學生的學術成績,還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養,堅持以德育為首,育人先育德。丹灶中學以日常行為規範的培養教育為起點,實施學生以校為家的住宿制度。全校共有二千三百多名學生,有約二千名學生住宿,過著的樂也融融的校園生活。偌大的校園劃分教學區、生活區和運動區,教學樓、實驗樓、 教員辦公室、師生宿舍、餐廳和運動場分佈在三個區域,儼如一個規劃完善的小社區。
為了加強學生日常規律的生活和行為的培養,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行為習慣,學校制訂了學生紀律管理制度。學校管導結合的原則,以退伍軍人主責管理學生宿舍,通過部隊式的嚴格制度幫助學生建立常規生活習慣。學校在每個學期皆舉行文明評比活動,除了推行「文明班」、「文明學生」的活動,評比班集體風氣、學生的行為規範、學習風氣和學業成績外,還有「文明宿舍」評比學生的生活習慣和宿舍風氣,鼓勵培養良好的日常行為規範,以營造優良的校風。
丹灶中學也十分重視班主任團隊之間的學習交流。學校定期舉辦有關班主任工作的活動交流,也定期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議,集體提出班級中的學生問題,交流班級管理經驗,並一起討論解決方法,藉此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丹灶中學班主任團隊能夠適時對學生滲透德育思想和紀律培養,學生的行為規範和學風舍風皆表現了良好的成效。
雖然只是短短兩日的參觀及交流,但對於兩地教師在教與學方面都有莫大的裨益,加上設施配套日益完備,深信對日後兩地的遠程教學定有重大的意義。
20081216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David Buckingham
20081123
第八屆香港校際網上實時埠際辯論比賽
佛教黃允畋中學 (反方): | 南海羅村一中 (正方): |
主辯學生:楊坤晉 | 主辯學生:容振宇 |
第一副辯:林慧芬 | 第一副辯:江思思 |
第二副辯:許寶琪 | 第二副辯:周卓董 |
結辯學生:黃淑芬 | 結辯學生:陳家莉 |
最佳辯論員: 佛教黃允畋中學 楊坤晉
20081121
20080928
20080920
友校老師參觀校園電視台
20080918
TVC宣傳片2008
片尾
20080903
請加入TV Campus @ BWWTC Facebook 群組
各位TVC的弟兄姊妹,TV Campus @ BWWTC Facebook 群組現己正式成立!
佛教黃允畋中學校園電視台成立於2001年,發展至今已日漸完備。學校透過發展媒體教育,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多年來培養了不少對創意媒體及傳媒素養有興趣的同學及校友。本群組旨在聯繫TVC的老師、歷年校友及現任成員,好讓TVC這個大家庭繼續發揚光大,友誼長存。
TV Campus @ BWWTC Facebook 群組連結: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39091818152
20080730
校園電視台喜訊
20080724
拍攝教育電視及「教訊」節目
為迎接新高中三三四學制及讓不同人士進一步了解教育的最新資訊,本校今天應香港教育城之邀請,協助拍攝教育電視及「教訊」節目。期間,中三級王思恩、任啟燊、何家健及陳偉健同學帶領香港電台攝製隊到上環蔘茸海味街,講述他們如何利用攝影、錄像及文字等媒體,以小組形式進行專題探究。李榮輝老師亦分享了我校如何利用教育網誌平台進行專題探究,以支援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之實踐經驗。過程中,學生與老師之間利用教育網誌互動發展專題。從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擬定問題以至採訪過程中,同學都能善用不同的媒體、多角度思考、並展示他們探究專題的能力。 20080711
「財富與人生」錄像短片創作比賽攝錄工作坊暨啟動典禮
20080704
專題探究獎勵計劃頒獎禮
由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香港教育城及香港教育學院數社科技學系所舉辦的專題探究獎勵計劃頒獎禮剛於今天(7月4日)順利舉行。本校級學生3B吳宇峰、3B王思恩、3B蔡穎嫻、3B何家健、3C任啟燊及3C陳偉健所創作的專題探究報告(從一條街說起-上環蔘茸海味街)表現優秀,並獲評審為優異獎(二等獎),實在可喜可賀。
20080703
廣東南海教育局及中小學到訪本校
很榮幸廣東南海教育局及中小學團,一行共六十多名師生,今天(7月4日)到訪本校。期間,郭耀豐校長分享了有關香港的教育體制及本校的教育理念與特色。其後,南海教育局及各中小學同工更分組參觀了本校的部份設施,包括校園電視台、六樓的教學交流中心及二樓新設置的遠程教學室。對於是次能夠與國內的老師和同 學分享交流有關專業教學的心得,我們感到十分榮幸及高興。視像中國第一屆遠端教育研討交流大會
視像中國第一屆遠端教育研討交流大會已順利於昨天(7月2日)假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舉行,本校有幸成為其中一個遠程交流點,利用遠程技術與中國及香港的中小學進行視像教學交流活動。由本校中二級的學生向德貞小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的學生匯報專題研習成果。間期,中小學生進行互動對話,討論有關專題研習的問題。同學反應熱烈,效果顯著。 視像教學於遠端教與學上的應用內容:
視像教學於遠端教與學上的應用 (第一組)
主持單位:北京教育局遠程教育部、香港遠程教育學會 (德貞小學)
遠程交流點:德貞小學、佛教黃允畋中學、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由佛教黃允畋中學學生匯報專題研習成果:
1. 香港政府能夠改善空氣及水質污染問題嗎?
2. 三月出世的魔鬼之子-H3N2之謎
3. 為何導致香港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視像中國活動剪影
20080530
「中港聯校『愛的教室』-《震動心靈─從四川地震中探究生命意義》分享會
舉辦日期:2008 年 5 月 29 日(星期四)
時 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地 點:李求恩紀念中學 (九龍新蒲崗太子道東596號)
| 香港學校 | 國內學校 |
| 李求恩紀念中學 | 北京101中學 |
|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 | 寧波太古小學 |
| 佛教黃允畋中學 | 南海實驗中學 |
| 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 上海七寶中學 |
| 鄧鏡波學校 | 寧波市通途小學 |
|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 . |
| 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 | . |
| 天主教溥仁學校 | . |
| 佛教慈敬學校 | . |
|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 | . |
| 樂善堂小學 | . |
20080523
南海羅村第一中學交流會議

我們亦到訪了本校在南海區的姊妹學校─南海羅村第一中學,並獲得熱情的招待。會面期間,南海羅村第一中學的朱杏蓮校長、冼惠冰副校長、李群和書記及各主任帶領我們參觀校舍、設施,並詳盡介紹了南海羅村一中的發展,使我們更瞭解當地的教育概況。我們期望在未來能盡快與南海羅村一中開展有效遠程教學交流。
20080509
中國南海區中學校長及老師到訪
20080504
運用EdBlog進行專題探究
李榮輝老師與香港教育城的倪柏駒先生及陳智達先生,昨日(2008年5月3日)於香港培正中學舉行的香港資訊科技教育會議2008暨全球華人計算機應用學會教師論壇2008、二十一世紀學習@香港會議,以「運用EdBlog進行專題探究分享」為題,與各教育同工分享了一次如何運用教育網誌以支援新高中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之實踐經驗。20080427
專題探究獎勵計劃
本校中三級學生,包括3B吳宇峰、3B王思恩、3B蔡穎嫻、3B何家健、3C任啟燊及3C陳偉健,早前參加了由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香港教育城及香港教育學院數社科技學系所舉辦的專題探究獎勵計劃。 20080419
校園電視台巴士團 – 中學團
今天(2008年4月19日),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校園電視台專項工作小組組織了校園電視台巴士團 – 中學團,共有二十多位包括教育局同工、中學校長及教師,到訪參觀本校校園電視台及新翼六樓的教學交流中心。其間,本校廣播事務委員會黎志明老師、李榮輝老師及校園電視台副台長6A班譚艷娟同學,分享了本校校園電視台的理念、架構、運作、及專業教學交流等心得。我們十分高興能與各教育同工分享本校運用媒體教學的發展,並獲得同工們的讚許。20080410
「明報校園記者計劃」專題報道比賽
本校6A班簡寶珊同學及6B班莫詠賢同學為本年度的明報校園記者,早前聯同6B陳國權同學組隊,參加「明報校園記者計劃」專題報道比賽。三位同學的參賽作品《國情教育對青年身分認同的影響》,榮獲今屆《明報》校園記者主題報道比賽優秀獎項。就是次比賽,三位同學曾訪問郭耀豐校長及7B班陳家泰同學,探討我校的國情教育發展及學生得著。得獎報道已於4月3日刊登於《明報》「校記專版」。
20080407
推廣公筷公羹短片創作比賽
由香港醫學會舉辦的「推廣公筷公羹短片創作比賽」頒獎典禮已於2008年4日6日順利舉行,本校中六級莫詠賢、譚艷娟、尹卓琳、袁嘉豪及中三級陳偉健、何家健、任啟燊、吳宇峰同學所創作的短片榮獲季軍。典禮完畢後,同學更接受了香港電台的訪問,分享創作過程及獲獎感受。20080404
「互動電視」「孩子父母天」專訪
20080401
陝西香港雙向考察交流
黃土地為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獨特的黃土高原,孕育了華夏的文明。秦帝國的建立,漢唐盛世的出現,也與這片土地息息相關。為了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根源,了解華夏文化的歷史淵源,本校特舉辦「考察陝西──探索黃土文化與華夏文明的根源」活動,為期六天,由十二月廿一日至廿六日,讓學生親身走進歷史的場景,透過參觀及訪問交流,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民族的認同感。活動主題包括:
1.了解黃土高原與中國文化發展的關係
2.探訪延安偏遠鄉村農民,體驗黃土地上人民的生活特色
3.考察西安市的歷史遺跡,了解秦漢、隋唐的輝煌成就
4.到訪延安革命的遺址及博物館,了解延安與新中國的關係
5.透過香港及西安學生的互訪,讓學生了解兩地的城市建設、學習環境及生活面貌,增進兩地學生的友誼
20080315
20080311
第七屆香港校際網上實時辯論比賽埠際中學組粵語辯論比賽
佛教黃允畋中學 (反方): | 南海區平洲高中 (正方): |
主辯學生:譚艷娟 | 主辯學生:劉勤力 |
第一副辯:劉向銘 | 第一副辯:何燕敏 |
第二副辯:葉嘉勇 | 第二副辯:謝韻媚 |
結辯學生:莫詠賢 | 結辯學生:巫嘉毅 |
最佳辯論員: 佛教黃允畋中學 葉嘉勇
20080304
中學生原創廣播劇大賽之「飛躍青春」 本校學生榮獲「最佳演繹獎」
我校同學3C任啓燊, 4D鄭蘇昊, 3B王思恩, 3C林寶如以「五線譜下的相遇」榮獲「最佳演繹獎」。
按此觀看當日相片集
20080303
A Visit to Cable TV
20080123
條例指引模糊,雜誌登相再被控
女藝員江美美寫真集造型照失蹤,而《星星周刊》則從不明途徑取得該張「裸露照」,並擅自刊登於雜誌封面作下期預告之用。《星星周刊》雖有為該「裸露照」「打格仔」,但仍被評為第二類不雅物品。
歡迎各位就傳媒風氣、傳媒操守道德、政府監管、條件修改等方面自由發表意見。
20080119
傳媒風氣問卷調查
校園電視台現正進行一項有關傳媒風氣的問卷調查,結果將用作參與由香港電台主辦的第四屆傳媒初體驗計劃內之部份內容。希望你們能協助我們回答以下的簡短問題。謝謝!問卷網址:
http://www.my3q.com/home2/200/media2/4875.phtml
20080106
「創意成長路2008-視藝作品集及作品展」
由香港美術教育協會主辦的「創意成長路2008-視藝作品集及作品展」頒獎禮已於08年1月5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順展利舉行。本校學生5E班莊潔儀及司徒美儀同學十分榮幸獲邀參與是次展覧,其中莊同學更在芸芸參展作品中榮獲「最具藝術創意獎」,實在可喜可賀。其後,莊潔儀及司徒美儀同學更與李榮輝老師一起出席了「創意學生獎勵計劃師生分享會(中學)」,分享老師的教學策略及學生的創作意念、過程和感受。20080104
「阿旺筆記」互動劇場









